湯煙溪畔.攝記北投
溪連溪,心連心
1.植物
綠化已經夠了 V.S 未好好整治樹造成樹癌
磺溪周圍的環境綠化,是許多民眾的有目共睹的美好進展。乘涼的大樹、柔美的櫻花和綠意盎然的草地,磺溪周圍人們悠閒的慢步調,與台北這個繁忙的都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。然而,樹木的美觀和健康也成為了附近居民的重點議題。注重修剪工作、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和治療樹木的褐根病是磺溪環境綠化的一大考驗。確保環境的永續發展,打造一個美麗而健康的環境才能讓大自然的恩賜長久且茂盛。
2.汙水
變乾淨? V.S 汙水變多?







流經台北市士林、北投區大小家戶、商店和公園的磺溪,自當地發展日漸頻繁,商業、民生用水也隨之增加,廢水排放的管制也越受關注,位於不同河段的居民,對於磺溪水質的感受也大不相同。
上游一帶的居民,因仍保有原始的自然樣貌,未遭受人工破壞,希望能維持現狀;已開發的中下游區段,水流有受到影響,中游段的居民認為水質比起往年較乾淨、清澈;下游段的居民則認為政府並沒有在處理汙染問題,常看到藍、綠、白等各種顏色的汙水。
因各區段排水設施位置不同,造成居民的感受也會有所差異。解决磺溪污水問題需要政府、環保部門、企事業單位和公眾的共同努力,才能確保磺溪的水資源能夠長期可持續發展,造福當地居民。
3.堤防
高 V.S 低
舊日修築堤防以解洪水之憂,但人與溪的距離也日漸疏遠,高聳的堤防像極了為馴服兇惡野獸而建起的鐵籠。時至今日,磺溪周圍日漸繁榮,磺溪也成為了附近居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,人們也不再因往昔的水患而膽戰心驚,反而渴望親近磺溪的懷抱。親水河段的興建已成為部分居民的宿願。戲水嘻鬧的孩子、從事水上活動的大人和喜愛自然的人們,都將透過「溪連心」來更了解彼此。充分聆聽各方意見,綜合考慮並尋找平衡,以找到最佳解決辦法。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護故為重要,但同時也需考慮生態環境與居民需求,才能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。互相理解合作下,才能創造出一個更和諧移居的磺溪流域。
4.水患
昔日磺溪曲折蜿蜒,每逢洪水凹岸便會水患嚴重,因此加建堤防作為保護,順利解決了淹水的困擾。今日,下游河堤邊雜草與泥土遍布範圍日漸增加,已影響到河道寬度的問題,居民憂心颱風時暴雨降下,磺溪的末端仍存在淹水隱患。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,磺溪淹水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議題,政府的資金支持和增加居民的防洪意識都是磺溪目前的挑戰。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,需要政府、相關部門和社區居民的合作與努力。同時,應該進行詳細的洪水風險評估和規劃,結合當地的地理、氣候和人口等因素,才可制定出可行的解決方案,使磺溪周圍成為一個更宜居的社區。